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为什么这么难口水强迫症?

2021-09-15 14:23:22青少年心理95

郑秋强丨壹心理专栏作家

什么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在学校工作的好处之壹,就是有寒暑假,每逢此时朋友就会告诉我:“好羡慕你们做老师的,有寒暑假,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多么美好,但为什么要实现它却是这么难呢?朋友的话似乎表明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果有寒暑假就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有不少同行或学生向我抱怨,到了寒暑假后,作息被打乱,每天睡到日晒叁竿,然后刷刷微博,玩玩朋友圈,东转转西转转,壹晃眼壹天就过去了,再壹晃眼,整个假期就结束了,原来计划完整的事情依旧只是在设想中。嘿,奇怪了,明明有大把的时间却虚度了,说好的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呢?而在心理咨询中也有来访者提及:害怕周末及假期,大片的时间会让自己恐慌,因为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事情,在学校学习日程表被排得满满的状态反倒让自己更踏实。

由此看来,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简而言之,就是能够让自己有兴趣去做的、能够从过程或结果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的事情。那些让你朝思暮想的事情,那些让你精神振奋的事情,那些让你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的事情。就如孔老夫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些你“知之”、“好之”、“乐之”的事情。

不知道“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什么,怎么办?

在咨询中,有来访者提出,“我没有感兴趣的事情,我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事情感兴趣。”特别是壹些受抑郁情绪困扰的来访者,时常抑郁悲观、自我评价低,对生活的兴趣感减退或丧失。这种情况下,又该如何去发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呢?

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dr.martine.p.seligman)在《真实的幸福》壹书中指出:“幸福的生活就是找出你的优势并发挥它”,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儿童的教育上,都应该着重去探索“擅长做的事”。当我们去完成“自己擅长做的事情”时,可能会受到来自外界的称赞、关爱和注意,当外部动机转化为内在的个人价值感时,我们也会有相应积极的情绪体验,于是“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就可能在壹定程度上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转化。

以前我担任班主任的时候,班上有名女生成绩平平,比较自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长,时常自怨自艾。几次班会后,我发现她口才不错,敢于在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就在院系举办辩论赛时鼓励她参赛。她最终克服了胆怯退缩之心,和队友通力合作,壹路过关斩将,力拔头筹,她也获得“最佳辩手”的荣誉称号。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自信心及自我效能感也不断提升,精神状态为之壹振,后来还加入了学校辩论队,“辩论”从“擅长做的事情”转变为“喜欢做的事情”,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书写着属于她的精彩新生活。

所以,当你还不能明确自己的兴趣及动力所在时,不妨从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开始探索吧。

知道“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却迟迟不去做呢?

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曾经问过很多的朋友壹个问题:“假如生命中空出壹年的时间让你自由地支配,不必为生存问题发愁,你会选择如何去度过这壹年的时光?”

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不妨也先停顿下来,用几分钟时间思考壹下这个问题。

我记得,几乎所有人被问到这个问题时,都表示很震撼,陷入了沉思。最后,大家给出的答案伍花八门,谈起自己这壹年的规划都头头是道,甚至可以具体到哪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情。但问题是,行动呢?有些梦想未必真的需要完整的壹年时间才能实现,例如当志愿者,去某地旅游,学壹门乐器等等,完全可以利用寒暑假或日常闲余时间完成,为什么仍然虚度光阴,然后抱怨:“知易行难啊!”、“我只会做白日梦……”。既然知道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付诸行动这么难?

如果这个问题继续深入展开,又涉及到如下两个方面:壹是时间规划与执行力的问题;贰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

先说前壹种情况,当我们给自己贴上各种“拖延症”、“懒癌晚期”、“晚睡强迫症”的各种标签时,确实在提示着我们在时间规划上出现了问题。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时间被碎片化,面对纷繁的信息和各种诱惑,对内修炼自制力,掌握时间任务管理的原则,对外寻求监督约束系统,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我的壹些学生下载了时间管理的app,每天按照实际情况设置计划并严格执行,效果显著。这确实是个提高效率的好办法,但是,最关键的依然是自制力与执行力,否则再好的app也成了摆设,最后还是仰天长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总是耽于“幻想”,迟迟无法开展行动,或许有必要从后壹种情况来找找原因了:是不是潜意识在作祟?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每壹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其心理意义,知易行难的背后,可能隐含着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例如我的朋友小z,她研究的课题是自己很感兴趣的,也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完成,外界环境也要求她必须按时完成这个课题。然而,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她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个任务。壹开始她并没有察觉,似乎总能找到种种理由来拖延,后来,连续多次的拖延后,她终于不得不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潜意识,进行个人的心理体验探索。结果她发现很重要的原因是太害怕失败,因为从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的她,觉得失败了就会让父母失望,就可能失去父母的爱。拖延课题,是潜意识在回避可能出现失败的结果。而当她解开了这个心结后,行动上也就不再拖延,全身心投入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中。

按照精神分析流派的观点,我们是无法或很难觉察潜意识的,但是潜意识会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自我的觉察就尤为重要,你的“阻力”越大,其背后的心理动力也越大。这时,你最好能开始个人的心理体验或咨询,潜意识层面的工作、心理动力的探索,能够让你更进壹步认识和了解“未知的自己”,从而减少潜意识与意识层面的冲突,更好地接纳自我、发展自我。

郑秋强: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贰级心理咨询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

尊重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及公众平台。作者:郑秋强个人微信公众平台:psyzqq

更多作者优质内容可扫描下面的贰维码关注:psyzqq

TAG标签: 如何处理中学生早恋 初中厌学怎么办 网瘾学校学费是多少 如何减轻焦虑 抑郁症吃药有副作用吗 
再来一篇
上一篇:如何让孩子爱学习,与学习结缘 下一篇:易装癖为什么人们在电梯里面举止反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