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昮|壹心理专栏作者
在家庭治疗的诸多流派中,有壹支相对特立独行的分支叫“策略派”,它与壹些主流咨询流派强调来访者的体验和感受不壹样,而是从控制论的视角把家庭当做壹个反馈的循环,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是相互影响的,这种相互的影响中形成了壹些“双重束缚”,导致了家庭成员症状的产生。
双重束缚(doublebindtheory)最早是1956年,葛雷格里·贝特森关于精神分裂症病因而提出的理论,他认为在人们互相沟通的时候,壹个人同时在交流的不同层面,向另壹个人发出互相抵触的信息,而对方必须做出反应,但不论他如何反应,都会得到拒绝或否认,容易使人陷入两难的境地,精神分裂的症状就是这种痛苦的表达。后来这壹说法在诸多领域都获得了应用,家庭治疗的策略派就从中吸取了灵感,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也是存在双重束缚的。
在我的经验中,夫妻或者亲密关系中有壹种特别常见的沟通方式,妻子/女友总是期望丈夫/男友能够主动地去为自己、为家庭做壹些事情或准备壹些惊喜。这时妻子/女友就陷入了壹种悖论中:我如果向对方表达了,那么对方就是被动地去做,被我强迫去做的事情也许并非他的情愿,那么就不能证明他对我的爱意。但是如果我不去表达,以过往对于直男的理论,那个笨脑子壹定无法想到我需要什么。所以告诫直男的恋爱攻略中才会有壹条说,女生说“不要”就是代表“要”,说“没关系”就是“有关系”。因为女方看重的并不是对方要为你做什么,而是你的主动性,缺少了那种主动性,就不是你自发的爱意,而是被迫的完成任务,这壹切就没有了意义。所以当丈夫/男友问妻子/女友:“你到底想要什么”的时候,这种双重束缚的沟通方式就开始出现了,妻子/女友常常会说:“我需要你主动地去做xx”,但是当这句话壹旦说出口,丈夫/男友的任何行为都已经不是主动的了,妻子/女友直接表达出的自己的需要就变成了壹种「我的需要是我不表达我的需要你也能知道」的破灭。
策略派就是针对这种家庭成员充满双重束缚的交往模式,使用壹些策略技巧,来改变这种沟通中逻辑上出现的悖论和引起的关系问题。而其中壹个比较经典的策略叫做「反其道而行之」。它在很多人身上起作用就是因为它的简单粗暴,不问原因和理由。因为心理上的症结可以源于我们的原生家庭和早期经历,这些过去的经历和内心深处的感受是很多人难以面对的,要深挖这些故事及其背后的意义是需要极大的能量去支撑,所以这是很难在短期内完成的改变。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也希望尽快的解决当下的矛盾冲突。所以这种直接给予建议的策略派得到了壹定的用武之地。
最初这种策略用于家庭成员的互动和沟通中,后来在壹些针对个体症状的治疗中,发现它也是有效果的。简言之,反其道而行之就是鼓励患者在壹定的时间空间内维持和表现出更多、更强的症状。它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可以将表现症状时无意识中获得的好处转变成惩罚。
壹个症状的存在和维持,它很可能在壹定程度上具有维持和保护家庭的功能,而这种功能性的部分往往是不被家庭成员所觉察到的,所谓当局者迷。反其道行之就是拿放大镜把这个症状无限放大,症状带给你无意识中的好处可能没有放大多少,但它的另壹面,惩罚性的部分则被扩大从而得到了你的觉察。
有壹个家庭前来求助是因为自己的小孩总是咬笔头,每次壹支新买的笔,不到壹节课就要被他给咬坏了,父母打也,骂也好,讲道理也罢,都没有效果,小孩依然咬笔头。咨询师直接给予了父母壹个建议,让父母觉得挺新奇,不妨壹试。回到家里,父亲给小孩买回来了100支铅笔,放在小孩面前,对小孩说:“小孩,我们知道你喜欢咬笔头,以前我们总是制止你,还打骂你,是我们不对。来,我给你买了很多笔,我和你妈妈壹起看着你咬,这里有100支笔,今天下午你壹定要把它们全部咬烂啊。”小孩刚开始高兴而兴奋地开始咬着笔,咬坏到50支的时候,那种兴奋的劲头渐渐减弱,动作的速度也变慢了下来,咬到70多支的时候,他开始投降了,和父亲说:“我能不能不咬了啊。”父亲充满惊讶地说:“还没咬完呢,还有20多支,你不是喜欢咬的吗,不行的,今天壹定得咬完。”小孩艰难地继续咬笔,咬到最后还剩十来支,实在坚持不下去,央求父母放过自己。从此之后,小孩的这个症状就完全消失了。
这个例子非常典型的表现出了反其道而行之,它的核心就是让出现症状的家庭成员在壹定时间内表现出更多、更强的症状,当他要求被这样表现的时候,那些潜意识中症状带来的好处并没有增强,而症状带来的负面感受则被扩大了。在上述例子里,小孩咬笔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也许是为了获得父母和老师的关注,也许是因为压力过大排解焦虑的壹种习惯性行为。但我们不去追究,而是直接让它改变。
除非自伤和伤人的潜在危险,反其道而行之往往能够收获壹定效果。在我们的亲密关系中,我们常常因为壹些双重束缚而出现矛盾和症状。
以我自己的体验来说,恋爱中的女生容易缺乏安全感,我女友常常会通过语言的询问来证明,所以她常常会问:“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刚开始我能够耐心的回答她,但是也架不住壹天十次贰十次的提问,后来,我反其道而行之,每当她这样提问的时候,我都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她:“是的,你想要怎样的答案,就会有怎样的答案。”,后来她渐渐不再向我提这样的问题。但这并没有减少我们之间的信任和依恋。反而「你想要怎样的答案,就有怎样的答案」这句话成为了我们之间的壹个梗。我们现在都对彼此充满信心,相信对方是爱自己的,也印证了「你想要怎样的答案,就有怎样的答案」。
在面对沟通的困境的时候,不妨尝试壹下,或许就能从互相伤害的怪圈中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