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妈妈娃娃亲子]母亲的抱怨影响儿子高考

2021-09-13 22:35:06青少年心理135

五一期间,又有多少个孩子在上高考冲刺班?学生知道,家长知道,老师知道。高考是孩子们人生中需要攀越的第一座山,父母不但要给予奶水的滋养,还需要给予动力的激励。其中,不让孩子为家庭分心,也是让孩子实现大山翻越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的家庭心理剧,虽然记述的是上世纪80年代儿子高考时家庭的一幕,但是其背后的心理知识,今天对大家仍有启发。

背景:普通家庭

时间:80年代

人物:母、子

事件过程

80年代中期,儿子正值高中毕业。那时,父亲长年奔波忙碌,母亲经常抱怨他不顾家,同时与儿子相依为命。

儿子(放学回来):妈,今天吃什么(放下书包)?

母亲(接过书包):今天妈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鱼。

儿子:妈,现在鱼挺贵的,其实我吃什么都行。

母亲(帮儿子盛好饭,放到他面前):这个你甭管,现在正在长身体,还有半年就要高考了,不加强营养怎么行,来,你尝尝(夹了块鱼放到儿子饭碗里)。

儿子(夹起鱼肉放进嘴里,吐出小刺):妈,爸来信了吗,走了快半个月了吧?

母亲(放下筷子,看看月份牌):明天正好半个月(看了眼儿子),啧,怎么一封信都不来?

儿子:可能是太忙了吧?

母亲(叹气):他心里就是没咱娘俩,就是再忙,一封信还有工夫写吧?

儿子(夹起块鱼肉放进母亲碗里):没事,妈,不写就不写了,反正离得也不远。

母亲:不远是不远,可一走就得两三个月,上回回来,就在家住了三天,然后又走了,这家成旅馆了,我看他是把外面当家了。

儿子:妈,没事儿,不是有我陪着您吗?

母亲(欣慰地看着儿子):是呀,妈最高兴的就是你能懂事,帮妈分担,好好学习,将来给妈考上个名牌大学(又往儿子碗中夹了块鱼肉)。

儿子:妈,您放心(吃鱼)。对了,学校要求我们买一本参考书,三块钱,说到花市能买到。

母亲:好,我明天中午就去。

儿子:是《高考指南》,都是历届高考题汇编,您可别买错了?

母亲:不会(又给儿子盛了碗饭),你多吃点,一会儿把煤气罐换了,哼,这都应该是你爸的活儿。

儿子(看了眼煤气罐):这个月怎么这么快就没了,好像没用几次?

母亲:谁知道?上次你爸回来就快没了,他在家待了三天,成天就知道睡觉,(环顾四周)房子漏雨也不知道看看,窗户坏了也不知道找人来修,水龙头拧不紧还得我抽空去换个新的,煤气没有了也不知道去换……就给我扔了堆脏衣服,唉……

儿子:妈,没事,有我呢,我帮您弄,您说,还有什么事?

母亲:那哪行呀,你就快高考了,我尽量保证你的时间,家里的活我干就行了。哼,这本来都该是你爸的活儿,这家就像我一个人似的!

儿子(拿过母亲的空碗和自己的空碗去涮):妈,没事,还有我呢,我帮你干。

母亲:算了,你还是集中精力念书吧(站起来),对了,你这次“二模”的成绩出来了吗?

儿子(低下头涮碗):妈,我考得不好,才四百出头。

母亲(皱眉):怎么回事,哪门拉下来的?

儿子(关上水龙头):英语和数学没考好,还有政治,把分拉下来了。

母亲:早跟你说过每天早上起来先背单词,那时候记忆力最好,你就是不听。

儿子:妈,我也知道早上背,可就是记不住,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记的。

母亲:数学错在哪儿了?

儿子(把碗放进柜橱里):代数和解析几何。一大堆字母就像蚂蚁似的,我一看就头疼。

母亲:唉———还有什么?政治,你死背不就行啦,那有什么难的?

儿子:我没兴趣,总是记不住。

母亲:你这个孩子,什么都是按兴趣出发,这点可不像你爸,你爸的毅力可是没比的,什么难做什么,当年我和他一起考大学,他还能给我辅导,他能大段大段地背出课文。那个下工夫,就甭提了,这一点你得向你爸学。

儿子:那您怎么就不背呀?

母亲(低头笑了笑):我呀,就是耍小聪明,当年我在班里的理科成绩是最好的,可就是不爱学文科,因为文科要求记,我最烦背,但考试总能过关,到时候临时突击,总能拿个四分。

儿子(叹气):是呀,我爸我妈都是高材生,可我怎么就不行呢?要是我爸在就好了。您看,中考前,我爸病休,在家待了不到一个月,帮我辅导,那么短时间,我就考上了重点高中。看来我爸还真行!

母亲(叹气):是呀,现在他不在,孩子越到关键期,他越不在,一想起来我就……

儿子:妈,别生气。

母亲(摆摆手):我知道,我知道。(自言

自语)哼,就知道自己出名,老婆孩子都不要了,可你不看看是什么时候,唉———(抬头看儿子)没事,儿子,给妈争口气,有妈呢,不信你超不过你爸!

现象分析

由于父亲经常不在家,母子俩相依为命。

当儿子放学回来时,母亲为儿子做了最爱吃的鱼,这说明母亲非常疼爱儿子,儿子也十分懂事,不仅在语言上为妈妈开解,还在生活上替妈妈分担。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大人”。在那个年代,这种小大人并不少见。

妈妈在话里话外体现出对爸爸的抱怨,表面上是在谈爸爸的“不顾家”,实质上是在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力不从心,给儿子传递过去,就会成为“你要帮妈妈分担”和“你要替爸爸来陪伴妈妈”。当儿子提到买参考书时,妈妈表现为“亲自为儿子去买”,但同时也要儿子“换煤气罐”,这实质是一种家庭利益的交换,而且是平等的交易关系。这种关系,一般在夫妻之间才会成立———即所谓以自己的力所能及分担家务。

这一切却在母子关系中发生。说明他们母子关系的背后,实际体现为“假相夫妻”关系。

性格分析

在谈话间,妈妈不时地流露出对爸爸的抱怨,这是她内心中真实的反映。却给儿子造成莫名的负担,因为儿子最希望的是父母和睦,自己才能真正抽出精力来务本。可妈妈不自觉地在话里话外说爸爸“缺乏责任心”、“把家庭当旅馆”等,均使儿子感到不安,进而得出“我来承担爸爸的责任”这一决断。这就在无形中让儿子分心,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高考复习。表现为成绩不佳。

英语最强调背诵单词和掌握语法。儿子在谈话中说“单词记不住”和“语法搞不清”,这反映了他无法集中精力背诵。因为英语几乎没有规律性,它的学习过程,就是很单纯地下工夫,所谓死记硬背,对精力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同样,数学中的“代数”和“解析几何”要求严密的逻辑性,这类学科对精力的要求也是如此。政治更是靠死记硬背。然而,在这个家庭中,儿子必须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到“替妈妈分担家务、释缓孤独———承担爸爸的角色”方面。根本不可能安下心来用功,自然表现为这几门的功课不佳。

但同时,从母亲的表达里又能看出儿子的功课“凭兴趣”出发,他的兴趣科目是文科,也就是历史、地理和语文,这几门的共性是“不那么太实用”,也就是不如当年人人强调的“数理化”和“英语”那样“近水楼台”。其中隐含着儿子对现实的一种逆反心理———社会越是强调什么,什么越“时髦”,自己就越不做什么。

这种心理来源于他对家庭关系的不确定性。因为父亲就因为功课好而业务强,但其后果是“不顾家庭”,可儿子正是以“维护家庭”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所以他的兴趣便不会放在“使自己能够强”的主科上。也就是说,为了陪伴妈妈,他宁可“自废武功”,留守在她的身边,以维护家庭关系的基本结构———一夫一妻制。

深度点评

这个家庭的父母均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知识分子”。他们毕业之后才发生了“文革”,所以他们的学业基本上没有受到冲击,对他们而言,这是唯一幸运。但后来,他们被打成“臭老九”,敬业成了“白专道路”,于是他们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这个家庭的父亲就是这种教条下的牺牲品。当年,他接受了再教育,同时也将爱心送到那里,于是,他和贫下中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自己被需要的感觉。而在单位,在城市,他苦于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知识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文人相轻”,便以不断地出差来逃避现实。这个现实中也包括他的家庭,因为在家就要上班,就要去单位。

这也阐发出人性中的一项基本要求:人需要被认可,被需要。而父亲的定位就是在外地的乡村。这引申为父亲的“凭兴趣出发”,这一点被儿子接收到,儿子效仿父亲,也自然一切以兴趣出发。同时从母亲的谈话中也知道母亲当年不爱背诵文科,背后的意思即为母亲在表明自己的“小聪明”,而小聪明的负面特质就是“缺乏恒心”。儿子感受的是妈妈“靠小聪明也能得到好成绩”,同时又得到这种“好成绩”的后果是“可以待在家里”,所以儿子也培养自己的“小聪明”。

心灵处方

任何家庭,孩子所能感受的最真实之处,在于家庭团圆,而不是“父母的要求”,如果这些要求与“家庭团员”相悖,这个孩子就会处于身心分家的状态———身体满足父母的要求,心灵维护家庭团圆。身心不合,就是人格分裂,同时造成对自我能量的内耗。这就好比一个人无论怎样想向前跑,脚下却总被一个绳索束缚着,表现为“迈不动步”和“力不从心”。有时候我们在梦中就会出现这样的状态。

儿子的状态,即表现为家庭关系的问题。所以无论怎样强调自己努力,家庭关系中的问题也会将其能量“卸”掉。这是一个根本无法回避的现实,因为孩子是父母的结晶,是家庭关系中的核心,对家庭的关注,才是他的“第一要务”,如果家庭关系中出现任何问题,他都要分心来解决,这就好比打仗前要粮草充足一样,如果后勤保障没有跟上,或受到破坏,这个仗是没法打的。而孩子第一关注的,就是后勤工作———家庭关系。而一个将军如果把很多兵力补充到后勤部,那么用来打仗的兵力还会有多少呢?

家庭是孩子赖以生存的唯一场所,它的兴衰直接影响到孩子对生存的安全感。所以任何一个孩子,都会为自己的家庭付出全部,哪怕牺牲掉自己健康的能量。上述的儿子,就是以“牺牲自己的功课”来维护与“母亲的并存”。

家庭

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孩子来说就是“打胜仗”的最有力保障。

TAG标签: 毕业抑郁症 年轻丧偶心理阶段 
再来一篇
上一篇:处理压力,咱癔症症状们该学学小孩子的智慧 下一篇:乖孩子我的90后室友们的人生苦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