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最令人唏嘘的悲剧莫过于:两个人都深深地爱着对方,但却都在做着最伤害对方的事。当你的小孩逐渐长大,你有没有想好送他什么礼物?
昨天晚上看了壹出话剧《黑暗是有光的》,剧中的母子生活深深触动了我。
儿子从出生起就是个盲人,身为儿童心理学家的妈妈为了让儿子拥有健全的心灵与美好的未来,呕心沥血地抚育他。
她不让儿子就读于教育水平低下的盲人学校,而是花重金聘请了家庭教师;她煞费苦心编写了壹套《唐尼鸭历险记》,就为了鼓励儿子挑战自己曾经畏怯的难事;她教会儿子收拾、整理,将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使他即使双目失明,依然能在房间里自如地生活……
妈妈的爱就像壹道丰盛的大菜,将儿子培育成了壹个不仅拥有自理能力,而且能读会写,能弹会唱的有志青年。
他开始向往更广阔的天地。于是,妈妈的菜肴开始变了味,因为它不再能够提供这壹时期儿子急需的营养:独立与自主。
妈妈的爱开始成了阻碍。
人世间最令人唏嘘的悲剧莫过于:两个人都深深地爱着对方,但却都在做着最伤害对方的事。
妈妈极力反对儿子与邻家女孩的恋情,阻挠他搬出家独自生活,擅自进入他的居所检查,每天对他电话轰炸……
而儿子则开始反叛妈妈,他冲着妈妈不耐烦地大声吼叫,嘲笑妈妈的言行举止,否定她为他做过的壹切,认为她带来的只有伤害。
在这样的互动中,两个人都极端痛苦。
妈妈眼睁睁看着优雅上进的儿子变得放浪形骸,曾经吐出“妈妈,我爱你”的嘴唇,如今冷漠地说着“你走开”。十几年的心血仿佛成了壹桩天大的笑话。
而儿子在品尝到报复的快感时,却也抑制不住内心迷失的焦虑与惶恐。
因为他的内心十分清楚:妈妈的养育塑造了他,溶进了他的骨血。他的教养、他的品味、他的梦想,都与妈妈息息相关。甚至,他现在能站在这里对着妈妈吼叫的胆气与自信,都是妈妈培养的。
全面否定了妈妈,就相当于全面否定了过去的自己。
没有了过去的自己,未来的“我”,何枝可依?
我曾见过不少这样痛苦而迷茫的小孩,他们因为被父母禁锢而产生了愤怒,刻意选择与父母背道而驰,但同时,他们也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在这渐行渐远的途中,他们感到生活变得磕磕绊绊,充满了矛盾与拉扯。
当他们本能做出某壹决定时,下壹刻便会被席卷而来的羞愧所淹没:为什么我永远摆脱不了父母的影子?
其实,只要他们没有从内心上与父母和解,这种矛盾便会壹直如影随行。
但要和解谈何容易!
和解的前提是平衡——两个人地位上的平等,内心正负能量的平衡。
只要父母以权威控制者的形象出现时,地位平等就永远是壹纸空谈。
当父母坚持自己的所作所为无论从动机到方式都是正确的,小孩的内心就会壹直感受到被忽视、被压迫、被贬低。
在这种状况下谈和解或原谅,就像壹个附属国与宗主国谈外交,很难有发自内心的真诚意愿。
为人父母最幸福的壹刻,莫过于在小孩亮晶晶的眼睛中看到绝对的爱与信任,那种光芒就像午夜里的星光那样,足以抚慰我们的灵魂。我们是多么希望这种光芒能够永远闪耀下去!
但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做父母的不可能不犯错误,而小孩的心智成长规律决定了总有壹天,他会开始质疑父母,踩在父母的肩膀上开始构筑自己的人生。
这时候,对父母最大的考验也就降临了:我们是要千方百计维护自己长久以来建立在小孩身上的价值体系不致崩溃,还是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接受自己自尊的部分坍塌,尝试在废墟中重新建立起新的关系模式?
做不到后者的父母,并不应该被视为“不爱子女”。他们当然壹直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子女,十几年养育的艰辛数不胜数,所以才有“养儿方知父母恩”:自己养育了小孩,才知道当年的壹饭壹饮、壹鞋壹袜,莫不渗透着父母的心血。
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些无法得体退出的父母,他们的爱是有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消减了爱给小孩带来的正面影响,甚至给小孩带来了深重的负作用。
父母如果能够真诚、勇敢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并适时地放手,让小孩自己去闯,将会帮助小孩最终成长,走向真正的成熟,且心怀感激、充满自信地开始自己的旅程。
他会不时地回望,看到父母被落在越来越远的后方,看到那渐渐模糊的背影。但他心目中那幅有关父母的画面,自始至终都会是温馨美好的,并在他孤独脆弱时成为心灵的港湾,给他温暖和力量。
壹个得体退出的背影,也许是父母在小孩独立前能给他的最后、也是最好的礼物。
原作者名:曹怀宁
转载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2017年6月下
转载原标题:父母给小孩最好的礼物,是得体的退出
授权说明:合作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