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

心理学“共情能力”对孩子的影响,家长需要知道的一些事

2022-03-14 16:19:29青少年心理956

  孩子说:“那个弟弟真讨厌,总是在我们玩的时候捣乱!”妈妈说:“怎么会呢,那个弟弟看上去很可爱呀,你就和他一起玩嘛。”

  孩子说:“今天只是在课堂上扭了一下头就被老师批评不专心,真生气!”爸爸说:“老师做得对,本来就是你没有遵守课堂纪律。”

  孩子说:“我经常把玩具让玲玲玩,可她的新玩具却不给我玩,她真小气。”妈妈说:“没关系,你再想想其他办法。”

  孩子说:“我的同桌竟然向老师告状说我抄答案,我真想把他揍一顿。”爸爸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呢?打人是不对的。”

  孩子说:“我们老师总是留这么多作业,还喜欢嘲笑我们,我们都不喜欢他。”妈妈说:“不可以这样说老师,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孩子说:“她总是抢我的玩具,我不想和她做朋友了。”爸爸说:“你们是好朋友,要学会分享才对呀。”

  孩子说:“我现在只要一想到自己下周五就要在台上表演节目了,就感到紧张。”妈妈说:“你要有信心,不要太紧张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

  以上问题很多家长都听孩子说过,对应的回答也和很多家长是一样的。但是,这些回答方式都是不可取的。虽然很多回应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家长们大多采用否定、拒绝、建议、指责等方式来否定孩子的感受。这些看似平淡的问答背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孩子情绪能力的发展。

  情绪问题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对的问题,尤其在孩子出生之后的前几年,家长能否处理好孩子的情绪问题关系到孩子情绪能力的高低。而在提升孩子情绪能力方面,家长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共情孩子的感受。

  共情这个词语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那么,到底什么是共情呢?

  从定义上来讲,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也叫移情能力。对于共情,许多学者有着精辟的阐述。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梅洛夫认为,共情就是“关怀一个人,必须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须能够好像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

  家长对孩子的共情指的就是,家长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并对孩子的情绪完全接纳。

  举例来说,一个四岁的孩子刚买了一颗棒棒糖,才吃了两口就掉在了地上不能吃了。很多孩子的反应就是难过,有的还会哭闹不已。

  在大人看来,丢了一颗糖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大不了重新买一块。但是,对孩子来说,这颗糖就是她的全世界,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如果家长不能理解这一点,就无法真正共情孩子

  共情孩子需要做到什么呢?家长怎么做才是真正共情孩子呢?

  首先,大人要理解孩子的特点和能力。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孩子的能力也会有差别,大人要明白孩子自身的特点,不拿孩子和其他人比较,这是共情孩子的前提。

  其次,大人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处在情绪当中的孩子,会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大人要学会尊重他们。但是,尊重并不代表认可,只是让孩子明白他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他的想法也会被尊重和理解。

  第三点,孩子闹情绪时,大人要停下一切,专心倾听和陪伴孩子。这个举动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大人是在真正地关心他们,给到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的情绪会平复得快一些。

  另外,当孩子情绪反应比较激烈,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时,大人不要急着评判,更不要指责孩子。如果对他人造成了干扰,大人可以把孩子拉到一个合适的场合,让他发泄一下。

  最后,大人一定要注意,共情孩子的关键是回应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他们的行为。还是举刚才的例子,孩子因为掉了棒棒糖而哭闹不已,大人的回应如果是“你别哭了,我再给你买一个”,这就是对行为的回应。如果是“刚买的棒棒糖掉了,你很难过,是吗?”这才是对情绪的回应。

  要想学会共情孩子,知道这些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家长需要去学、去练,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总结。养育孩子是一个慢功夫,需要时间和耐心。

  很多家长说,自己的情绪能力就不高,怎么引导孩子呢?其实,提升孩子情绪能力的过程也是家长提升自我的一个机会。只要功夫到家,大人和孩子都能够受益

TAG标签: 共情能力 
再来一篇
上一篇:高三心理辅导[高中生焦虑抑郁怎么调整] 下一篇:青少年网瘾的成因[为什么会产生网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