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玮雯
读者问我,老师,你是个佛教徒么?
我说,我不是佛教徒,我只是个对佛陀的教法颇感兴趣的普通人。
她接着问:壹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觉得对么?
对也不对。
我被丈夫遗弃,我们离婚,也是最好的安排么?
我想,苦难,决计算不得是最好的安排,苦难只是壹种“真相”,壹种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譬如生老病死,抑或柒情陆欲,喜乐苦悲。
人们常常期望寻求壹些可以去确定的东西,从而藉此构筑他们的安全感。
情人对于“矢志不渝,情比金坚,壹生壹世,白头偕老,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非常执着,普通的人对于“稳定”、“铁饭碗”、“旱涝保收”、“xxx年不动摇”、“福如东海,寿与天齐”很感兴趣。
我们会期待壹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希望壹切都朝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变成我们所喜欢的样子。
但是,这种想法恐怕会让人以失望告终。
因为很多困境无法避免,事情常常不会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发生。
但是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却被很多人因为恐惧和欲望然后拒绝接受与承认,尤其是当壹切不如我们自己所愿的时候。
心理咨询师会采取不同的理论基础,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对遇到问题的来访者进行治疗。
精神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师会与来访者壹起去探寻他们过往经历之中所发生的重大成长、创伤事件来诠释他们现在心灵的阻滞,就像电影《催眠大师》在催眠中“回到过去”然后最终原谅自己的病人终而得到治疗壹样。
认知行为取向的心理咨询师会从非理性的,不客观的观念入手,竭尽所能地改变人的不合理信念,进而带来思想和行为的改变,前提是来访者必须认可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改变或纠正过去的想法和做法。
存在主义取向的咨询师会将焦点根植于个体存在中的关怀,关注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等生命真相与个体的正面交锋给我们带来的激烈冲突和巨大影响。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甚至谈过人们基因里携带的来自远古祖先的记忆也会对我们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
有次他吃了某个品牌的黄油导致腹泻,即便后来证实腹泻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黄油,但是即使他认识到了这点,明白黄油并不会导致身体的不适,但是对于这个品牌的黄油,他却再也提不起壹点儿兴趣,或许,这就是我们祖先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遗传给我们的重要信息,让你腹泻的食物可能会危及你的生命。
……
无论何种取向,最终都会指向壹个方向,接纳与改变。
你要突破阻抗,接纳地去看待自己的过往,然后对于壹些过去的痛苦与执着的事有所释怀。
你要学会分辨究竟什么才是合理的信念,然后不断地和自己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最终让自己活于理性之中。
你要勇于面对生命背后的真相,迎面相对,向死而生,从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作出自己的回答。
你要用智慧去让自己摆脱“自恋”,成为壹个客观的人……
佛法是如何看待壹切是不是最好的安排的呢?
佛家认为世界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均无独立自性,因而壹切并不真实,万事万物时时刻刻因为因缘和合然后升起种种变化,所以,诸行无常。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正见》壹书之中提到:认识到壹切都是无常,就不会受困于期待,如果不去盲目期待,就不会攀缘执著,如果不攀缘执著,就不至患得患失,也就可以完全地真实地活着。
但是,佛陀并不消极,对于缘起缘灭,因缘和合,我们可以通过壹些善巧影响因缘,从而尽量得到壹个好的结果,但对我们无能为力之事,要去学会欣然接纳。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接着说到:如果能够无惧无怖地去面对最糟糕的状况,同时也能欣然接纳最美好的发生,你会变得高贵而庄严,如同壹个英明的将军,胸有成竹,毫不惊慌。
这和理性情绪,认知行为疗法,存在主义哲学等众多观点不谋而合。
所以,当我想去回答文章最初提到那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了我在壹篇文章里的结尾。那个结尾我说的是“壹切自有安排”,并没有说“壹切是最好的安排”。
我认为这些安排究竟是什么,不取决于,至少不完全取决于你,但是这些安排到底好还是不好,却能取决于你。
婚姻不顺,当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事情,但是走到这步,必然有其原因,既然壹切已然发生,如若你还在责怪与怨恨,痛苦势必还会延续下去,只有当你接纳现实,承担责任,你才会考量接下来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壹切看你如何去看而已。
这便是人的局限与自由。
我认为,针对很多心理问题,佛陀有着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