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按照常规,13岁的孩子应该是充满了活力,充满好奇心和探究心,但是这位13岁的孩子的情况并非如此,他总是性急易躁,对待感兴趣的事情也缺乏兴趣,这给他自己、家人、老师带来了许多困扰。
治疗的开始
在一次心理咨询中,孩子主动谈到了他的情况,并表示希望学会自我心理治疗。治疗师经过询问后,了解到这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许多令他感到不满意的事情,而他通常会选择攻击性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这既使得他自己感到不舒服,也给周围人带来了影响。治疗师选取了“认知重构”的方法,帮助孩子更加客观和合理地看待自己的情感。
治疗的过程
治疗师告诉孩子,由于他还缺乏足够的经验,所以他的情感表达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心理和生理因素。因此,治疗师建议他先把自己的情感从最初的怒气中分离出来,用一种客观的方式来看待它,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治疗师还建议孩子不要轻易地发表评论,而是多听别人的意见,尤其是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多反思。同时,治疗师也鼓励他多关注自己的内心,多找寻积极的事物来激发自己的积极心情。
治疗的收获
在接下来的几次自我心理治疗中,孩子开始通过自我反思来发掘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他也开始多与父母、老师沟通交流,让“诉说”这种积极的情感表达成为他情感表达的一部分。逐渐地,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而不是被它支配着。他学会了有意识地激发心情,多使用技巧来控制自己的情感,让自己在面对复杂的情境和情绪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性。
总结
通过自我心理治疗,这位13岁的孩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感,激发积极心态,成为一个更加成熟和有自信的人。治疗的过程中,他学会了多听别人的意见,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积极的反思来发展自己,最终变成了一个“拜拜脾气暴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