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话题一直是网上热门,对以前的我来说,就一个印象,穷。这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概念。真当我真真切切与他们接触以后,那一幕幕的场景都让我触目惊心。
8月,我受壹基金和字节跳动公益的邀请,去了贵州省的毕节和黔南,走进深山实地探访在那里的留守儿童。
整个贵州省的留守儿童大概有56万,他们分布在茂密的山区。
我探访的两个村子,留守儿童的比例都超过了80%。
薇薇正在洗菜。
这名小女孩小名叫薇薇,今年8岁,个子不高。
薇薇还只有6个月大时,妈妈就跑了,从此再无音信。薇薇只知道,妈妈只是生她的人,除此之外,没了,而这还是别人告诉她的。
薇薇的爸爸在外打工,一年最多回来一趟,待个三五天又走了。
和薇薇最亲的是奶奶,她俩相依为命。
去薇薇的家要翻过一座大山。
对我这么一个200多斤的北京城土生土长的胖子太不友好,我真的感受到什么叫翻山越岭,途中几度想要放弃,整个人都被汗水打湿了。
我已经累得不行了。
而薇薇走在前面,蹦蹦跳跳的到了山顶,几乎连汗都没出。
看过这么多年变形计,我这次算是真正体验了一回。
不过我也算身残志坚,靠意志力支撑了下来,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终于看到薇薇的家。
薇薇的家。
说是家,其实就是半山腰的小破屋,像是城里的烂尾楼,没有白墙黑瓦,只有毛坯。屋里漆黑一片,连个窗户都没有,满屋子堆满了杂物。住在这里,夏天满是蚊蝇、冬天四面漏风。
薇薇和奶奶睡觉的床,就是两片木头板加上破被褥。
奶奶今年73岁。
从地里回家的奶奶。
我们刚看到她的时,她正背着一筐玉米从地里出来。
奶奶说她腿脚不太好,之前去医院查出了问题,但需要花8000多才能治病,只能放弃治疗。
一回到家,小薇薇就去烧火、洗菜、准备做饭。
我太久没有这么大运动量,翻山越岭到这里,肚子也早就饿了,特别不好意思的在薇薇家蹭了顿饭。
奶奶听说我要一起吃,还特意的在菜里加了几块豆腐。
我有些于心不忍,走的时候留下了点钱和一些小礼物。
饭后太阳已经落山,薇薇和奶奶的家也陷入到了一片漆黑。现在才是晚上7点多钟,薇薇的一天就结束了。
在这些留守儿童中,薇薇还算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
我们看到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极度自卑,极度敏感。都是因为他们常年得到父母陪位和关爱,产生极大的心理问题。
其中一名小女孩子,因为其他小伙伴没有叫她一起玩,她就在自己的小臂上划出了一道一道的口子。
自己划伤手臂的女孩。
她根本不知道该找谁排解,又该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重视,才有了自残的行为。
薇薇的开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益童乐园这样的站点。
在这里,薇薇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朋友,能够得到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关爱。
益童乐园合影。
这是我们来到贵州走访的第一个益童乐园。
这里的孩子都是附近村寨过来的留守儿童,大的不过十四五岁、小的只有3岁。
这个益童乐园位置偏远,又处在山上,条件十分简陋,连一个厕所都没有。
孩子们要憋尿很久,才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横穿一条大卡车经常经过的马路,去对面的厕所集体方便。
益童乐园外的木桩。
这还是改善后的乐园。
两年前,门前连水泥地都没有。后来才由当地政府出钱修的。
木头做的小栅,都是孩子从自家背来的木桩。然后老师带着他们一根一根垒成现在的样子。
由于条件艰苦,很少有愿意来这里工作的老师,只有这位叫贺琪的妈妈。她自己有三个孩子,都在这个益童乐园里。
益童乐园的贺琪老师。
虽然条件艰苦,孩子们在这里玩得非常开心。他们能一起玩游戏,一起跳绳,内心已经相当满足。
和孩子们一起跳绳。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一个能给他们关爱的“妈妈”。
“妈妈”陪伴着孩子,还给他们树立起一个健全的价值观,很多原本孤僻的孩子自从来到站点后变得热情开朗。
贺琪老师和孩子下五子棋。
目前,壹基金联合抖音正在贵州的大山里兴建了66个这样的益童乐园,覆盖40个县和39个乡镇。每个站点都会有一到两名老师及志愿者在这里,陪伴和辅导这些留守儿童。
但这个数量还远远不够,光是我们在路上就看到很多成群结队的留守儿童。
在没有乐园的地方,都是大一点的孩子带着一群年龄小的孩子玩,或去悬崖边,或去车道旁,十分危险,也不利于他们身心成长。
孩子们在公路边玩耍。
我们一行人又去了另外一个家庭。
这个家庭一共有6口人,1个妈妈带着5个孩子,4个女孩,1个男孩。
5个孩子。
她们的家在半山腰,早些年只一个茅草房。这两年政府扶贫帮他们盖了砖瓦房,外观看起来还不错。但走进去就会发现,屋子里除了有几张床之外就再无它物。
这位妈妈今年才33岁,比我还年轻,却是5个孩子的妈妈。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她才17岁。
今年大女儿已经15岁了,为了等弟弟一起上学,现在才上六年级。最小的两孩子是双胞胎,今年9岁。
七年前,这个家里的父亲突然就消失了,从此几个孩子就再没见过自己的爸爸。
大点的孩子对父亲还有印象,小点的孩子早就忘了父亲的模样。
妈妈在外打工,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就靠一块电话手表和几个孩子沟通。
平时就是15岁的大姐带着剩下的4个兄妹为生,他们从来没有走出过这座大山。
这几个孩子还算是争气,经常给这个家里带回一些奖状。
孩子们获得的奖状。
在这个地方,有三分之一的妇女都是十几岁生孩子。之后,他们会选择彻底逃离这里,去到大城市打工。
等她们心智成熟,又接触到城市的世界后,更多的则是对过往生活的悔恨,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也许会选择用人间蒸发的方式,来告别自己不堪的过去,甚至是不堪过去的产物——孩子。
而这些孩子有的将从留守儿童变成孤儿。
我们走访的这六口之家的妈妈,和那些消失的母亲比起来,要好的太多了。
她并没有像他们的爸爸那样一走了之,而是靠着微薄的收入供养这几位孩子上学。
“只要他们愿意,我就愿意供他们上学”,她常常把这话挂在嘴边。
这位妈妈每次回到家里陪伴他们,就是不断的做这种蜡染的服饰,她说已经断断续续做了几年时间。如今几个女娃都已经穿上了妈妈给她们做的民族服饰。
4名女孩穿着妈妈缝制的民族服装。
妈妈说,如果女孩子在出嫁的时候,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的话,那可能会被别人所耻笑。
我们问老大想不想结婚、想不想生娃时,老大说,20岁以前不会结婚生子的。
这句话看似平常,但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未来的希望。
临走时,我们依旧给孩子们留下了点现金,以及一些生活和学习的用具。
但我们知道,这些并不是真正的慈善,这样的行为充其量也仅仅算是救济,而慈善的目的是授人以渔,是要让这里的孩子得到关爱的同时知道,如何才能改变命运,是要让这些留守儿童知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壹基金发起的益童乐园在我走访的几个服务站里,有很多留守儿童在这里找到母爱和亲情,也让很多孩子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更让很多孩子从自卑变得慢慢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