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目前,我国国民心理健康需求极大,但国民感知到的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为了解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曾三次进行国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相关调查。
数据显示,有48%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上人们的心理问题严重”,仅有12%的受访者认为“不严重”,有40%的受访者选择了“说不清”。
此外,有88%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工作很重要,但有74%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心理咨询服务并不便利。这意味着,民众的心理健康需求与目前能够提供给民众的心理健康服务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针对国民具体的心理健康需求,课题组调查发现,国民需求率最高的是“自我调节”知识,有53.0%的受访者表达了这一需求。排在后面的依次是“教育孩子”(46.3%)、“人际交往”(44.3%)、“心理疾病防治”(34.1%)、“职业指导”(33.9%)和“婚姻”(28.9%)。
报告还指出,绝大部分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非农村人口整体好于农村人口。女性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略高于男性,25岁至45岁年龄组的群体素养高于其他年龄组,东部地区略高于中西部地区,心理健康工作者的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群体。
此外,在常见的心理疾病知晓率考察中,课题组发现,公众知晓率高于90%的有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自闭症(孤独症)。而公众对读写困难、惊恐障碍知晓率不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