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大众自我心理评估及实用心理防护手册》 胡文婷 著 北方文艺出版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信息在网上呈现爆炸式传播,让我们产生了时刻关注的欲望。然而,情绪越紧张,欲望就越强烈,继而陷入“越关注越紧张,越紧张越关注”的恶性循环中。
如何有效地评估自己的心理状态,识别自己是否出现了某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呢?该如何缓解消除不适的情绪,用健康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呢?
这些问题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大众自我心理评估及实用心理防护手册》中有细致的讲解,有声电子图书和在线课程由各大网络平台、自媒体平台同步免费上线。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珺
自我进行心理诊断、心理疏导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集合自我心理诊断、自我疏导的心理防疫指南,还是疫情下国内第一本汇集百余名心理咨询师线上援助联系方式,第一次通过电子图书媒介提供点对点心理援助的实用心理防护手册,持续更新的在线课程更是为读者提供了多元心理防护。
该书由具有多年临床精神分析受训经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音乐治疗师胡文婷老师著述,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国内著名心理学家赵小明及其团队、王邈及其团队等数百名心理咨询师倾力支持参与。他们基于疫情期间众多心理咨询实际案例,针对大众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恐慌,介绍相关的心理学知识,配以音频和课程讲解的形式,帮助大众有效自我识别心理困扰,科学进行心理危机行为干预。
如何有效进行自我心理状态评估
本书告诉我们,当我们的身体健康面临危机,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共渡一场心理危机。通常我们可能会出现以下不良心理反应。
认知层面: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对自身体征的变化非常敏感;增强了对自我防护的意识;对别人、对自己是否戴口罩、是否咳嗽等行为或症状十分在意;容易将身体的各种不适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辨别能力下降,容易相信与疫情有关的谣言。
情绪反应:情绪起伏较大,对于疫情相关的新闻非常敏感,容易过度紧张、焦虑、恐惧;容易产生悲观情绪,担心疫情无法控制;敏感脆弱,容易流泪;容易烦躁,易激惹;情绪暴躁,对疫情相关的负面信息感到愤怒。
行为表现:反复查看与疫情相关的信息;产生强迫性行为,反复洗手,频繁测量体温,过度消毒;情绪消沉,郁郁寡欢;与他人的交流减少;作息不规律,生活懒散;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易冲动,行为莽撞,坐卧不安,与家人产生冲突。
机体反应:出现轻微的胸闷、气短、胸痛、头痛、食欲下降、腹胀、腹泻、尿频、出汗、肌肉紧张、发抖、全身乏力;有时会出现心慌、心悸等;睡眠差,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多梦且多噩梦;甚至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体温异常等情况。
出现这些不良心理反应无可厚非,这提醒我们可能身处某种危险中。重要的是我们要识别自己是否出现了某种不良反应并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干预,降低出现心理创伤的可能性。
8条健康心理标准看过来
作者希望大家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能够重视不良心理反应和心理创伤的存在,关注而不是压抑自身的心理感受,学会有效地对自我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最大限度地降低心理对自己身心的影响。
本书汇总出以下8条健康心理应有的标准,读者不妨对照一下:
(1)充分的适应力:无论是何种状态,“宅”在家,还是羁留在外,都能较好地适应。
(2)充分地了解自己:对自身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能做到有效、及时且客观的评估。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不做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及当前环境要求的不切实际的事情。
(4)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会有情绪波动、行为异常甚至机体症状,但能在较短时间内自我调节。
(5)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拥有学习能力,且能从自己或是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中学习和成长。
(6)能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而不是自我封闭。
(7)适当的情绪发泄及控制: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并能做出有效的自我调节。
(8)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对个人基本需求做恰当满足,且能做有限的个人发挥。
需要说明的是,若是通过自我评估发现自己出现了某种心理异常,也无须太过担心,人的心理有很强大的“自愈能力”,每个人都会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获得自己独有的自我调节方法,大多数人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反应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愈。希望大家能够完成自我心理评估,正确面对,科学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