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懶惰成性,不作任何改變,就會影響孩子的終生。想要改變孩子邋遢懶惰的行爲習慣,是件艱難的事,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時間來糾正孩子的行爲,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孩子邋遢懶惰怎麼辦
1.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賴
雖然孩子小,但該自己能做的是必須自己做。父母不能怕孩子太累,怕孩子受傷。作爲家庭中的一分子,孩子應該承擔自己的事和家庭中力所能及事。比如自己的內褲自己洗,比如學習空餘可以洗洗碗,拖拖地。
2.讓孩子整理自己的東西
這個整理可以是對自己寫字檯的整理,也可以對自己書架的整理,書包的整理。並且可以和孩子約定多少日子的週期整理一次。並對孩子的行動有鼓勵和表揚。從而慢慢讓孩子習慣整理自己的東西。
3.給孩子制定短期和長期目標
很多時候孩子懶是因爲孩子沒有從懶惰中發現不對勁,就慢慢認爲懶並不是什麼問題。父母可以和孩子制定小目標,比如一星期保持書桌整潔,就獎勵一本書,或者其他的禮物等等。孩子制定了目標,就有動力去完成。
4.可以開家庭會議,明確個人職責
很多時候,因爲父母自己沒做好,孩子看樣學樣,所以就沒法培養出勤快的習慣。因此可以在家庭中召開家庭會議,明確家庭成員每個人應盡的家庭義務,明確自己應該獨立完成的事。同時最重要的是互相監督,孩子也有權監督父母需要做好的事情,這樣能讓孩子慢慢理解自己的職責,養成自己做好自己事的習慣。
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邋遢懶惰的行爲
1.父母也很懶惰
我們不得不承認父母的一些行爲會傳染到孩子的,如果說父母也比較懶惰的話,孩子自然也不會勤勞到哪去。有很多父母在生活當中總喜歡使喚別人,而自己從來都不出力,當孩子瞭解到這一點之後,他們就會變得各種懶惰,各種不願意做事。
2.時間概念不明確
孩子之所以會懶惰,就是因爲他們的時間觀念不充分。他們總是覺得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一拖再拖,但是到最後還是沒有辦法真正將自己的問題解決。這些孩子的拖延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經過了長久以來而形成的一種習慣。
3.父母平時給孩子包辦太多了
現在的小孩,都是家裏的寶貝。父母真怕累着孩子,麻煩着孩子。因此只要寶寶開口,啥事都幫寶寶做好。平時孩子起牀,把衣服拿到牀邊,甚至還幫忙穿上。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過慣了,對自己應該負擔的責任全都忘了,想不懶都難。
4.放縱孩子
有些父母總是覺得孩子只要長大以後就會告別懶惰的壞毛病,於是對孩子不聞不問。其實這樣的教育方法也是不能夠讓孩子改正自己的毛病的,因爲他們漸漸會習慣這樣的做法。
家長怎麼培養出勤快的孩子
1.鼓勵孩子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
要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品質,只憑講道理是絕對不行的。必須引導鼓勵孩子親自參加勞動。可以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小孩子要先做好自己生活上的事情,讓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間,然後再幫助父母幹一些家務活。
家長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勞動,對孩子勞動的積極性要予以讚揚,對孩子勞動的成果要要予以肯定,要讓孩子在勞動中不僅體驗到勞動的艱辛,也要體驗勞動帶來的成就感。
2.做一半留一半,促使孩子動手
留個步驟讓孩子主動配合,是逐步訓練孩子的最好辦法。在幫孩子洗鞋襪時,和孩子一起,家長只洗一隻襪,另一隻讓孩子自己動手;給孩子整理書桌、牀鋪時,只整理一半,剩下的一半讓孩子自己做。這樣孩子會爲這“半拉子工程”感到彆扭而不得不動手去做。
3.讓孩子認知到勞動是必須的
父母要讓孩子從小認識到勞動的價值。讓孩子知道他該做到的事情:小學生自己的喫飯穿衣、整理書包、整理房間自己負責;中學生自己洗衣服、幫助做家務,農村的孩子乾點農活;大學生做家教,打零工,都是應當的。
4.帶領孩子積極參加公益勞動
公益勞動是一種知和行統一的實踐活動,能體現一箇人的愛心和社會良知。鼓勵或帶領孩子參加公益勞動,能在認知和行爲兩方面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會讓孩子樹立起“心繫他人,心繫集體,心繫社會”的思想觀念,提高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從公益勞動中體會社會對自己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