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上的青少年心理特征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社会和生活的认知水平有限,加上生活、学习和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犯罪行为。下面将从社交关系、冲动控制、求新心理、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等角度分析犯罪学上的青少年心理特征。
社交关系
青少年处于人际交往的重要阶段,他们需要和同龄人、老师、父母等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但是,一些青少年由于面对挫折的能力比较差、情绪波动大、自尊心脆弱等原因,往往容易与周围环境产生冲突、矛盾甚至对立,长此以往,就可能受到不良言论、不良信息等的影响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冲动控制
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他们往往比较冲动、冲动时缺乏有效的自我控制能力,特别是在面对一些打击、挫折或者受到不良信息的刺激时,很容易被情绪影响,做出不理智的决策。这就特别易于导致其行为上的冲动,从而造成不良后果。
求新心理
青少年时期,对新鲜事物和体验的需求比较强烈,他们会从不同的方面寻找刺激,比如尝试吸毒、行窃、非法开车、打架斗殴等。而这些刺激行为往往容易带来不良后果,甚至会破坏其健康成长和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自尊心
青少年的自尊心比较脆弱,他们往往关注自己在社交、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赞同和尊重。如果长期感到自己处于劣势地位,比如经济状况不佳、成绩不好、受到欺凌等,就容易形成依赖心理或逆反心理,甚至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
逆反心理
青少年有时会出现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可能会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表现出反抗和反对的态度。而当他们遇到一些外界的打击、刺激和压力时,就可能采取激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不信任,比如逃学、离家出走、毁坏公物、斗殴等行为。这些行为都属于违法犯罪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