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之后就开始找工作,但是他奔波了几个月,都找不到心仪的工作,他非常着急,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有一天,他返回自己就读的大学,在里面散步时遇到了他的大学老师。那位老师学识渊博,为人热情而风趣,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这位年轻人也不例外。
年轻人主动向老师打了招呼,并倾诉了自己找工作时遇到的烦恼。老师知道之后给了他一个联系方式,是这位老师的一个学生,也是这个年轻人的师兄。师兄毕业之后选择了创业,公司从事的项目和他们所学的专业相关,目前公司规模扩大,急需专业人才,师兄前段时间特地给这位老师打了招呼,要他帮忙推荐一些合适的人选。
年轻人第二天就去了师兄的公司面试,由于他们两个是校友,又认识相同的老师,一见面就有很多共同话题。他们聊了学校的变化、专业的发展、喜欢的老师等等,聊得非常愉快,最后年轻人得到了一个非常适合他的职位。
后来他自己总结了一下,其实他本人的专业能力很强,但是他在和别人交流时容易紧张。尤其是面试时,他的压力很大,他总感觉面试人员比面试官的地位要低,双方的距离很远,他无法轻松自如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也很难和对方找到共同话题,所以总是给对方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这一次多亏了老师的帮助,他去面试时不像之前那么紧张了,他意识到自己和师兄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就从他们的共同点出发,找到了共同话题。师兄很感兴趣,他也很放松,他觉得师兄就像自己的知心朋友一般,他可以自如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师兄对他的专业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很欣赏。
常言说:熟人好办事。因为是熟人,所以两个人之间比较了解,也容易找到共同话题,沟通起来也会更加轻松。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和自己是同一个类型的人,他们容易把同类型的人当作朋友和自己人,对他们更加信赖,对他们的建议也更容易接受,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同体效应”。
我们在和他人交流时,如果能够找到自己与他人在性格、认知、兴趣等方面的共同点,就更容易找到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进而快速地建立起友好的关系。从心理学上讲,人都有自恋的倾向,都会在无意识当中喜欢自己身上的一些特质。当这些特质呈现在他人身上时,我们就会对他们有兴趣,从而更容易喜欢和认同他们。
社会心理学家纽卡姆曾经对17名互不相识的大学新生做过一项实验。在这些大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报到时,他先对这些学生做了一些测试,以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个性特征以及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态度。然后,将这些大学生故意混合安排到几个寝室。
16周之后,纽卡姆发现,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距离越近越容易互相吸引。但是到了后期,态度和价值观相似的学生吸引力变大,他们喜欢花更多的时间在一起相处,对一件事情容易表达出相似的看法,也更能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甚至还有学生要求调换宿舍,要求和他们喜欢的室友住在一起。
实际上,我们确实更乐于接近那些与自己有共同语言和共同点的朋友。我们会把这些人划到自己人的阵营,在和同类人相处时,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会更少,相互间的影响会更大,关系会更亲密。要想拉近自己和他人的距离,让对方更加容易接受自己的想法,也要学会让对方把自己视为自己人,让对方看到我们和他们的共同点。
同体效应是快速缩短心理距离、拉近彼此关系的一剂良药。如果能够把这个效应运用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打破交际双方的心理隔阂,让别人快速认同我们,接纳我们的观点。
一个公司为了拿到一个大项目,想了很多办法。他们派出了公司最优秀的几个业务骨干轮番上阵,有口才特别好的,有会献殷勤的,有外形靓丽的,可是始终得不到项目负责人的任何回应。后来,公司老总打听到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一个技术控,平时特别沉迷于技术研究。于是,他就派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去和对方沟通。
两个都不太喜欢人际应酬的人一谈到技术就来了兴致,一下子聊了好久,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迅速获得了项目负责人的喜欢和信任,最后顺利拿下了这个大项目。这就是同体效应的作用,无论是想要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喜欢,还是想和对方进行合作,同体效应都可以在这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同体效应该怎么用呢?
首先,我们要对对方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了解得越全面、越清楚,越容易找到和对方的相似之处,为建立友好的关系打下基础。
其次,要找到自己和对方的相似之处。在对他人了解清楚之后,我们再去寻找彼此之间的共同特点。最好找那些相似之处比较明显的、对方最可能感兴趣的、最可能打动对方的。
接着,要给彼此增进了解创造机会。尤其是难以接近对方的时候,要学会积极地制造机会。如果对方喜欢打球,最好的地点就是运动场。如果对方特别喜欢某一家餐厅,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吃饭的时候来一场偶遇。
最后,要抓住机会让对方迅速看到我们和他们的相似之处,让他们快速把我们看成自己人。开启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自然地彰显我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博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
要注意的是,整个过程要自然流畅,沟通的时候要和对方在心理上处于平等地位,这样才能让对方消除戒备心理,更愿意和我们进一步交流。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创,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文章谢绝转载。